【新冠肺炎】港大研究指36%港人有中等至嚴重抑鬱及創傷症狀    學者倡政府重建公營服務信心增求助意願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8/06 14:36

最後更新: 2020/08/06 15:29

分享:

分享:

港大一項研究指,本港分別有逾7成及4成人,出現中度至嚴重程度抑鬱,及創傷後壓力症症狀,同時出現兩類症狀者達36.4%。(湯炳強攝)

本港過去一年連續經歷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疫情兩項大事。港大一項研究發現,本港分別有逾7成及4成人,出現中度至嚴重程度抑鬱,及創傷後壓力症症狀,同時出現兩類症狀者達36.4%。研究又指,社會事件及疫情令到港人患上兩種症狀的風險倍增。學者認為結果已響起警號,建議政府、醫學界等承諾保障病人私隱,重建市民對公營服務的信心,讓他們敢於求助,令情況不要惡化。

【新冠肺炎】林志釉關注內地支援隊不符香港專業資格 倡港府安排申請臨時註冊

港大醫學院在今年2至7月期間,訪問逾1.1萬名市民,發現有73.7%受訪者出現中度至嚴重程度抑鬱症狀,及40.9%人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症狀,同時出現兩類症狀者達36.4%。

研究發現,市民對經濟、學業、事業等前途感憂慮,及缺乏防疫物資,是他們在疫情下最主要的壓力來源。而在社會事件中,最主要的壓力來源為市民在媒體上看到一些集體行動,以及遭到恐嚇、威脅或羞辱。至於個人層面,分別有49.4%及26.1%人,因與家人不和及與朋友不和,而造成壓力,團隊相信很可能與社會環境轉變和政治立場有關。

【印傭確診】首宗外傭本地不明源頭感染 健樂護理中心安排涉事外傭檢測

團隊計算風險因素後,發現市民單因個人壓力而出現創傷症狀的風險為7.2%,但加入疫情及社會事件後,風險大增至41.6%;而出現抑鬱症狀的風險亦由8.5%增至31.8%。

團隊又稱,相關症狀可分為兩類,有54.5%受訪者的症狀屬於壓力反應,即患者遠離壓力源後,相關症狀可獲改善;其餘45.5%人的症狀則屬非反應性,反映其情況可能達疾病程度。

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形容情況已響起警號,港人正面對持續壓力,而非一次性的經歷,容易不斷激發壓力反應,擔心部分人情況轉壞成疾病。他指,本港疫情反覆,加上政治氣候轉變快速,料港人的精神問題會繼續轉差,提醒市民保護精神健康,例如多集中精神在朋友、親人、學業、事業等較易掌握的事情上,提升抗逆和反應控制能力。

【新冠肺炎】何栢良指應以外傭宿舍群組方式處理 倡留宿外傭檢測

他又表示,過去一年事情令公眾對於公營服務的信心大打折扣,部分人即使受困擾亦未必願意求助,認為政府和醫學界等應承諾保障病人私隱,以重建市民對公營服務的信心,讓他們願意求助。

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s://bit.ly/3bebLM2

記者:徐紹軒